一、绿色能源类投资、建设与运营
(一)城市绿心起步区地源热泵供冷、供热系统项目
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起步区,供能对象包含大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和共享配套设施,供能面积为38.84万平方米,采用“地源热泵+燃气锅炉+冷水机组+水蓄能”的复合式能源系统,其中地源热泵装机占冬季总热负荷的60%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。
(二)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配套建筑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工程
包含游客服务中心、活力汇、网球主题酒店和民国小院,供能面积约3.5万平米,采用100%地源热泵系统,相较于传统供能形式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余吨。各单体建筑独立设置能源站,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空地、河道等位置布置地埋孔,目前能源站已投入运行,效果良好。
(三)碧水再生水厂热泵供热供冷示范项目
项目位于副中心0202街区,根据因地制宜原则,合理利用碧水再生水处理厂排水作为冷热源,为东方化工厂安置房周边配套公共建筑新建提供供热、供冷服务,供能面积约96万平方米,共分为3个能源站,采用“中水源热泵+市政热力+冷水机组+蓄能”的工艺路线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吨。
(四)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工程
供能服务面积总计9.99万平方米;采用“地源热泵+燃气锅炉+冷水机组+蓄能”的供能形式,布孔区位于改造厂房下方及地块内绿地。由于建筑为原有工业建筑改造,区域地下和管线条件极为复杂,在项目筹划阶段,与规划部门紧密配合,确保项目成功落位。
5.通州区北泡轻钢厂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工程
供能对象包括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和红星奖博物馆,供能面积6.9万平米;采用”地源热泵+燃气锅炉+冷水机组“的供能形式,布孔区位于厂区绿地及建筑物基础下方。项目筹划充分结合副中心控规及张家湾小镇综合能源规划要求,将地源热泵系统纳入厂区改造方案。
6.六合村分布式地源热泵能源站
项目位于副中心0701街区,为区域型集中式能源站,为六合村C03、C05、C07、C08、C11等5个地块建筑提供供热供冷服务,总供能面积约50万平方米,供能对象包括行政办公区、家园中心、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。项目采用“地源热泵+市政热力+冷水机组+蓄能”的供能形式,充分发挥北投集团区域规划与综合统筹能力,实现了与周边市政管网系统紧密衔接。
7.北投大厦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工程
项目为北投大厦供热供冷系统,供能对象包括北投集团、北京市规划院,供能面积11.1万平米(包括市规划院4.1万平米),采用”地源热泵+市政热力 +冷水机组+冰蓄冷“的供能形式,布孔区位于建筑物基础下方。
8.城市副中心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光伏项目
潞城全民健身中心规划建设有全民健身馆、篮球馆、游泳滑冰馆、网球馆四大室内场馆,建筑屋面及坡道充分考虑光伏发电利用空间,并结合景观需求,共铺装面积6704㎡光伏发电薄膜,装机容量为680.6kW,每年发电量约75万度,可减少452吨碳排放。
9.副中心规划展厅光伏项目
副中心规划展厅光伏项目充分利用屋顶空间,共铺装面积6544㎡光伏发电薄膜,装机容量为812kW,每年发电量约90万度,可减少543.6吨碳排放。
二、生态环境类投资、建设与运营
(一)公司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咨询业务,目前运营、在施、推进及储备的场地调查面积80万㎡、风险管控项目面积达120万㎡。
东方化工厂长期监测与风险管控项目:生态环境公司营造多层次植物群落,构建完成的近自然城市森林系统。创新构建基于自然衰减、阻隔覆土、生态恢复、环境监测、制度控制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环境管控技术体系,实现了占地1.76平方公里的原东方化工厂土地安全再利用,为副中心土壤修复和管控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。园区生态持续向好,已监测到约50种动物在绿心“安家”。
东方化工厂长期监测与风险管控项目
城市绿心生态环境管理平台
(二)公司大力发展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项目。
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: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融合污水处理、初期雨水处理、再生水回用、污泥处理、沼气利用、再生水源热泵等多项功能,构建城市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新系统,建设功能复合、空间融合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。项目一期规划用地约4.2公顷,污水处理量为7万立方米/天,供热面积48万平米。
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规划设计效果图